AMY KUO
美國房地產專家

文章導覽

你生氣的時候, 說得出真正想要說的話嗎?
我發現我不行耶~

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生氣說出口的話,都是言不由衷?

常常我們生氣的時候,只記得要武裝自己,這是成年人的生氣。

那小孩子呢?

我跟老公最近就發現, 其實應該是從兒子小時候就發現了,兒子生氣的時候,是有點說不出話來的,或不想說話, 或者無法正常反應。

有可能是因為大腦的發育還沒有完整,或者語言的能力還沒有完整?又或者說, 當我們衝動跟生氣的時候,是否大腦的運作,會暫時沒有辦法把「理智」、「語言組織」的能力,放到最前線作戰呢?

其實我並不是什麼情緒或者腦神經又或者語言專家,對於這方面真的很一知半解,我只知道遇到問題可以去請教專業,這篇就是分享我們請教專業的過程。

近年來我自己反覆的覺得自己有 #ADHD 的特質, 我對於這類型的知識真的只在網路google 階段,沒有真正去測驗過(只有做過網路自測表),我的諮商師也不覺得我有到影響生活的程度。

特別註明一下, 有很多非常非常聰明的人都有ADHD的特質, 包含世界首富比爾蓋茲、籃球巨星麥可喬丹、愛因斯坦、愛迪生, 所以ADHD的特質跟一個人的能力真的毫無關係。

為了防止汙名化, 現在ADHD、Autism(自閉光譜)等等,都視為「神經多樣性」(neurodiversity) 的其中一種神經類型(neurotype) 或稱作「神經多樣者」(neurodivergent population) 這個意思就是說,每一個人的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因為大腦的不同,進而影響我們的思考、接受、處理,感知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我們不應該去病理化不同的特質,而是尊重神經多樣性。

我覺得越了解自己, 越了解怎麼引導自己好重要。

我在網路上看了很多ADHD的特質, 真的都會覺得「疑, 我好像也會這樣」

像是:
我真的無法靜下來靜止不動, 我會需要一直動來動去來讓自己放鬆,所以經常會被家人說,女生不好好坐好或站好很難看,可是我真的覺得我靜止不動的時候,我很不舒服,所以如果不能動的話,我就需要起來走動繞圈。

一方面是希望增加每日的活動量, 另一方面是, 這樣真的會讓自己比較舒服,真的很像過動的症狀。

然後像是我特別高敏或者經常容易把挫折想得很恐怖,因此變得很焦慮跟不安,或者憂鬱。或是沒有什麼耐心阿、很急性子、很多話等等。

當然也有很多症狀我不覺得自己有。

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質、強項,跟比較弱項的地方,這就是神經多樣性,每個人的感官接收是很不同的,只是如果沒有到影響生活,就不用特別在意。如果有,可以尋找適合這個特質的方法來試試。

在這些特質中我大概會有的情況或者會影響生活的應該有兩件事情:
1 經常過度焦慮很多事情
2 有時候不知道怎麼處理「生氣」這個情緒

因為搜尋ADHD特質相關的影片, 我在網路上認識了「#好好老師

好好老師是一個專業的語言治療師,本身也有ADHD特質,她常在網路上分享,自己的ADHD特質跟她怎麼去跟ADHD的特質共處、怎麼處理自己的情緒、怎麼讓他人理解自己的情況等等。每次看了這些影片都覺得,自己好像也非常適用類似的方法。

(在ADHD跟自閉族群裡,專業人士說這是「神經多樣性」,是用光譜去做形容)

這裡附上好好老師的解說:

神經多樣性的意思就像是小動物的花紋每一隻都不一樣,我們沒辦法找到同樣外觀的斑馬、長頸鹿。同理,我們每個人的大腦神經發育也有自己的獨特樣貌,有些人特別對光線敏感、有些人音感很好很有音樂天份。在過動族群還有自閉族群裡面,我們把「異常、疾病」的標籤去掉(不可否認地,不是裝鴕鳥裝沒事,我們還是會有「困難跟障礙」)而是很自然地認為有些人天生的某方面就是需要幫助,這不是故意的,也不是哪裡壞掉,就只是我們有多樣性,發展不一樣而已。

第一次主動找到好好老師,想要預約諮詢是因為有我認識的孩子有醫療評估ADHD特質,所以我很希望孩子的父母去找好好老師諮詢看看,有什麼可以引導孩子去表達她的情緒的方式。

結果後來,我自己覺得自己更需要,也加上因為老公想要我一起引導孩子,在多方考量下,我們全家就一起跟好好老師諮詢。
其實短短30分鐘的諮詢,就點出了我這9年來跟孩子相處的很多盲點。

像是我兒子的情況是,生氣就喜歡拿個棉被把自己蓋住,然後我從以前每次會翻開他的棉被請他告訴我,發生什麼事、他在生氣什麼事情,這樣其實很難把他的挫折感降低,所以我都採用「猜猜大法」不斷的猜他的心思。

好在本身高敏, 經常能猜對他的想法,他會從棉被伸出他的大拇指跟我說
「媽咪, 猜對了唷」, 但是他是不會說出來的
一直以來還以為, 這樣也算是我們的溝通模式吧,但老公說, 不行,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用猜的吧?

而且我老公沒我會猜,心思也沒有我細膩,我也知道,我不可能一輩子陪著孩子。
最終,我必須教他如何釣魚,也就是如何處理自己的生氣跟挫折感。
好好老師聽完我的解說後,就跟我分享問題所在跟可以採用的新方法。

問題 VS 方法

➊ 每一次在孩子已經生氣的時候,教育他解決的事情方法,其實是最差的教育時機,因為這時候孩子已經無法冷靜思考,應該在孩子平時開心的時候,就開始讓他練習,怎麼表達情緒,包含怎麼表達快樂等等
採用方法:
好好老師希望我可以在孩子看影片的時候(他熱情的事情), 或者平時開心的時候, 就拿出「情緒轉盤」,上面有各種情緒列在上面,讓孩子主動表達出,他現在開心的時候的情緒是什麼,也請大人也要主動分享我們的情緒是什麼。用玩樂而非考試的方式, 跟孩子一起分享,讓孩子覺得「主動覺察情緒跟說表達出自己的情緒的語言」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➋ 孩子有時候生氣或者情緒上的時候,其實大腦的執行功能已經關閉,無法分辨事情的輕重緩急。這些要教學, 也是要在孩子平時開心的時候就教他。
➌ 知道的情緒單詞越多, 覺察自己情緒的能力也會增強, 我們要先擴張孩子的情緒語言能力, 還有描述的方式, 目前孩子經常處於,看影片(這是輸入資訊)的狀態, 但是我們現在要讓孩子學習「輸出」, 也就是讓他多表達。
採用方法:
陪孩子看影片,並且對劇情中的人事物,進行描述,像是剛剛發生什麼事情等等, 先講一次給孩子聽:哇~ 剛剛那個人丟球好厲害,我好「羨慕」唷, 我好「興奮」唷, 等等。
或者引導孩子說出, 事情發生的前後順序等等
你覺得剛剛那個怎麼樣?
如果是你, 你會怎麼做?
你會怎麼解決問題呢?
一定要大人先拋磚引玉, 示範給小孩看後,邀請小孩表達。
聽到這些方法,我自己內心其實超感動,因為我覺得,我們大人,很多時候也好需要這些。
➍ 生氣的時候說不出話來, 怎麼辦?
採用方法:
先在孩子平靜的時候, 跟孩子拿一本筆記本, 或者跟他一起做牌子,寫出幾句話的表達
比如, 孩子生氣的時候, 內心的OS是:
1 我不想說話, 可以給我5分鐘靜一靜嗎
2 我現在不知道我在生氣什麼, 我只知道我很生氣, 請不要跟我說話
3 我希望你在旁邊陪伴我,但是可以給我10分鐘安靜的躲在棉被裡嗎
4 我希望你倒一杯水,在旁邊靜靜等我10分鐘,我會想一下我在生什麼氣,看我是否能夠表達出來

就是這些字句的內容, 可以是很直白,用孩子的用語,讓小孩在生氣的時候,我可以遞給他筆記本或者牌子,讓他可以指出來,我就可以明白他暫時想說卻說不出來的話。

因為我孩子的情況就是, 他說不出來的時候,他會躲棉被,或者剁腳,或者大力關門, 這些都是當挫折發生的時候, 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替代情況, 我覺得需要被引導。

所以我真的很開心, 可以學到這些引導孩子的方法。

我跟小孩說,其實媽媽跟爸爸,生氣的時候也說不出話來,或者說出來的話, 根本不是我們真心想要說的。

比如,跟老公吵架的時候, 可能會說,都是你害的 (老公這時也會覺得受傷, 為什麼怪我呢)

但是心裡其實真正想說的是,我希望你讓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錯,你會包容我跟陪我一起進步。

那我覺得我也應該做幾個牌子,是有這些句型,這樣,我也能更有意識的知道,要怎麼去表達自己的生氣跟挫折。

另外好好老師也提出,可以多多使用小孩子能看的懂的貼圖、圖案, 有帶入感喜歡的角色(這樣可以讓小孩更願意使用這套工具, 效果會更好) 等等, 讓小孩能辨識自己的感受。

這樣表達的管道才不會「堵住」, 我們要幫助孩子「造橋鋪路」教導他怎麼換管道溝通。從被動、讓媽媽猜, 變成主動告訴媽媽,我現在需要什麼。

另外老師也談到,讓孩子學習的過程中

1 描述事情
2 評論事情

這是兩個事情, 還蠻好奇之後要怎麼引導孩子做這兩件事情的。

老公最後還提出一個問題,每次去餐廳, 問他要吃什麼都說隨便, 好好老師建議我們下次給孩子看菜單或者食物圖片,看哪一種會讓小孩更快速決定要吃什麼, 因為孩子有可能是對於聽覺接收能力比較低, 或許對於視覺的接受能力比較高, 這點下次真的要試驗看看。

做完諮詢後的當天晚上我就跟孩子分享我們在諮詢中學到的新方法,小孩聽到整個開心到不行!

他說, 媽咪我很開心,我終於不用在生氣的時候跟你講話了,因為我真的說不出來,這個弄牌子的方法,我真的很喜歡,我可以把他放在我房間門口, 這樣你就知道我是想要怎樣了。

說真的, 我第一次看到他因為學習到新知識, 這麼開心的去想要運用,感覺真的也困擾他超級久了。

我其實也超級開心,然後老公也是, 謝謝我找到好方法來解決一些引導孩子的問題

因為覺得實在太有幫助, 感覺可以分享給, 有需要的人
好好老師的IG: @haohao_speechpathology
"職屬語你"的官方賴ID是 @ursonly
也可以透過email跟好好老師聯繫 ursonlyotst@gmail.com
可以線上諮詢, 無業配, 單純自己付費使用覺得很棒
 

網站內容僅供美國加州居民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或者法律效應。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律師、會計師、投資專員等專業人士,文章禁止任何形式轉載。

留言回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導覽

AMY KUO

美國房地產專家,專營大洛杉磯、呈現區域的住宅與商業不動產買賣。

致力於分享房地產相關知識、美國生活與自我成長。

你可能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