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片真的是把人的大腦跟情緒用很多很視覺化加上想像力去描繪出來,這幾年在學習療癒跟情緒的時候,其實我感覺自己真的很像「情緒青少女」!
片中主角Riley這個小小青少女,所經歷的很多感受,像是:
我不夠好
我需要Fit in( 迎合社會跟同儕期望)
害怕孤單
拚了命的想要表現好去證明自己
害怕
焦慮
傷心
我是一個好人
等等各種情緒感受
這些也是我這幾年,又或者說從青少年時期就一直跟著自己的情緒
片中從介紹每個情緒的特性,到表現出每個情緒在不同階段的自我掙扎
像是”Joy”(樂樂) 在汲汲營營希望主角快樂的同時,也曾經因為很疲累而對著其他人生氣,差點就要放棄,是其他人(情緒)鼓勵她,Riley其實也需要他
而焦慮這個角色更是貫穿整部片的核心,貌似總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計畫的焦慮這個角色,其實也是希望主角快樂,只是過於著重於未來與計畫,而導致在生活中給予自己過多壓力,而忘了單純的小美好
在這個角色初登場的時候,我就看見了許多自己
一直自詡為一個「高度焦慮」的人,也曾經非常驕傲自己的焦慮帶給自己的許多優勢
凡事都準備的好好的,希望可以避免犯錯,總是戰戰兢兢的做許多事
確實這也帶給我巨大的成功,然而,在電影的後半段,我也看見焦慮帶給我的巨大壓力,尤其是今年第一季拿到全公司第一名後
我便問自己,這真的是我嗎?
仍舊不敢一絲放鬆,與劇中主角一樣,那個拚了命的努力的自己,背後有著許多的「我不夠好」的聲音
許多害怕,當最後所有的思緒變成那道光,而發出「我不夠好」的聲音的時候,我哭了!! 因為這就是我的寫照
拚了命的自己,卻還是冒牌者症候群
非常害怕自己不繼續努力就會導致失敗等等
記得今年我去公司演講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的那一天,我也私下跟同事說,我不太確定我想要教學大家走到我的境界,因為這背後的巨大壓力,好像不是我想要別人走一樣的道路進來的世界
電影中,也把所有思緒跟記憶形容成一顆一顆滿山滿谷的球,也提到這些記憶跟思緒都會在我們的取捨中,形成我們的價值觀,信念等等
我們必須要小心的過濾他們
我只能說這部片,真的談得很深,即便是以這麼輕鬆詼諧的方式,或許是我經歷的真的很多,心思又特別細膩,所以我真的看得好深入阿~~ 哈哈
最後當焦慮這個角色幾近發瘋後還流淚時
他說「我們不應該認為自己有能力決定主角是一個怎樣的人」的時候,可以感受到”Joy” 快樂,也認為自己錯了,她真的不應該覺得主角應該被Joy快樂所主導
在劇中
焦慮主導的世界最後會變成「我不夠好」的結論
快樂主導的世界最後會變成「我是一個好人」的結論
看似非常衝突,也很非黑即白,然而人生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更不是只有一個面向
所以當”快樂”這個角色發現,自己也錯的時候,當他把這兩個信念都拔掉後,他發現主角自己能夠發光發亮,而這個發光發亮是結合了多種面向的自己,並且每一個情緒都擁抱在一起
這一幕真的非常感人,我想起了「#內在家庭系統」這本談情緒的書
基本上這根本就是內在家庭系統電影吧,有興趣的人可以到YT看我對於這本書的介紹跟心得感想
還記得有一幕,在大家都互相接受腦中的所有情緒後,當焦慮又開始過度焦慮的時候,快樂請焦慮去旁邊的椅子上按摩,讓焦慮知道其實他可以不用那麼擔心
我真的很感同身受,我自己內心的焦慮也很需要經常被請去旁邊坐坐
這部電影,我知道很多高敏人都超級推薦的,真的是情緒教科書
我之前看到就覺得一定要拖著我兒子去看,老公本身就是情緒蠻穩定的人,他也覺得很好看很好笑,兒子也看得還不錯
希望未來跟他的床邊故事,或者他下次生氣的時候,可以拿這部電影的內容來跟他重新聊聊,怎麼去接納自己的每一種面向跟情緒
我也學習到好多~~推薦給大家!!
祝福大家都能與內在所有情緒達到平和
快快樂樂的去追求自己心之所向
也接納自己的焦慮
圖片來源:inside out 2官方封面